资料大全 >背景及感悟 >

《心灵法门的修行意义》佛友的认识、体会和心得-入门手册

二.心灵法门的实践意义

1.以人为本注重当下

众生生活在当今这个世俗的社会里,每天要面对许许多多的事情和问题,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,人人心中都有一本帐,唯有学会放下,注重当下,才能减缓心里的压力,面对现实,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,找到根源,分而治之,这就需要智慧。而台长的法门就是开启智慧的钥匙。

台长法门的三大法宝,念经,许愿,放生,真是奇妙无比,不可思议。无论是刚入门的初学者,还是修行已久的信众,只要遵循法门的要领修行,没有不见效,没有不灵验的。“三宝”之名,名至实归。

只要用心去念经就有愿力,就有功德,而功德可以消除自身的孽障。发愿心就是把心中所想,变成愿力,然后去努力实现,利乐众生,从而能得到菩萨的加持,改变自己的命运。而放生就是培养自己的慈悲心,利乐有情。

因为每个人的前世今生的孽障不同,病因也不同,治疗的方式方法不尽相同。台长法门的最大特点,就是能根据不同的病症,对症下药,不仅能治现病,还能治未病。对生活中的各类问题,如家庭,事业,教育,婚姻等等,心灵法门都有妙法妙招,行之有效且立竿见影。当今世界,如此贴近生活,想众生所想,急众生所急,能解决实际问题且免费结缘的法门,实属罕见,这充分显现了台长的大慈悲,大智慧。更神奇的是,小房子(经文组合)不仅威力大,而且效果好,只有在末法时期,才能出现这样的珍宝。

台长的法门非常务实,注重当下,一切从实际出发,指导我们从点滴做起。首先解决好自身的问题,用智慧化解当下的困难,先还债,消孽障,治病痛,把心修干净,把身修好,修出一个好的心态,好的气场,好的因缘,然后影响自己的亲朋好友。台长的法门就是要让众生不仅今生受益,来世也有福报。因此我们一定要珍惜时光,勤念经,多念经,多积资粮。

2.循序渐进一门精进

人们的认知是一个由浅入深,由低级到高级,由简到繁的渐进过程。台长慈悲,为了救度更多的有缘众生,巧善弘妙法,以引领不同根器的信众学佛修行。因每个人的认知水平不同,就需要不同层次的善知识开示方能开悟,就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。

为了让信众明白道理,台长不惜牺牲个人的健康,藉助观世音菩萨的大愿力,大慈悲,现身说法,图腾的妙用就是为信众指点迷津,消除灾劫,医治病痛,这就是佛菩萨的神通显现,其目的就是让信众相信正法,相信在我们肉体凡胎的背后,有菩萨存在,有灵界的存在。人在做,天在看,因果报应,丝毫不爽,从而坚定学佛的信心。

由于众生的根器不同,犹如材料的性质不同,需要不同的工艺方能琢玉成器。因此从修行的方法来分,有八万四千法门之说,能接引八万四千种不同根器的众生。修行法门虽多,但不分高下,没有优劣分别,仅是适合而已。卢台长的法门尽管历史不长,但受到全世界众多信众的拥戴,这是众望所归。台长的法门传法正统,效果灵验,众生受惠,贴近生活,灵活方便,神通助力,居家修持,明师指点,因此被广大信众称之为末法时期最好的法门,最合适的法门,确实当之无愧。

因此我们在末法时期,在灾难频发之际,能遇到这么好的法门,一定要珍惜。人生无常,只有好好修行,“自修自得,早修早得,不修不得”。修道学佛之路,绝非平坦,一要恒心,二要毅力,三要定力,修行之路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这山望着那山高,吃着碗里瞧着锅里,则将一事无成,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时间。因此做人要心诚,念经要心诚,学佛要心诚,度人要心诚,以诚相待才能心心相印,才能心诚者事竟成。

3.法无止境与时俱进

卢台长的法门尊重历史,尊重传统,承前启后,继往开来,但又不拘于传统。弘法度众,一需要智慧,二需要新思路,新方法,以适合社会的进步和发展。

在末法时期,人类居住的地球成、住、坏、空的速度,远远超出人类自己的想象,这是共业所为。如果按照传统的方法弘法,无疑是杯水车薪,良好的愿望也难以变成现实。因此弘法也要因势利导,与时俱进,讲究实效。

为了救度更多的有缘众生,让他们开悟,台长充分利用现代科技,新的传媒手段,如广播,网络,视频等,用最快的速度,最有效的方法,广结善缘,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。现代通讯的应用,也大大缩短了空间的距离,实际上也就是缩短了人心之间的距离,大大提高了效率。

台长身体力行,不辞辛劳,亲赴海外,做全球巡回演讲,弘扬大乘佛法,把佛菩萨的最新福音传递给千家万户,慈悲之心,感动人心。在澳大利亚,台长每年要到三大城市做多次演讲,穿梭飞行,来往奔波,弘法忘我之精神,感动天地。

使人感到惊喜的是,佛法不仅受到中老年信众的喜爱,而且有一大批莘莘学子和青年才俊也热情学佛,少先队和青年团的加盟,使心灵法门的队伍不断壮大,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。青出于而蓝胜于蓝,后生可畏,后继有人,这是心灵法门的一件大喜事,也是历史的必然。

未完待续



保存本页二维码
扫码进入

上一篇: 《我们法门的社会意义》佛友的认识、体会和心得-入门手册

下一篇: 《我们法门的实践意义》佛友的认识、体会和心得-入门手册

资料大全 >背景及感悟 >




  • 返回
  • 目录